010-65955311
公司新闻
心理咨询案例:年轻公务员是心理焦虑高发群体
发布:爱体育官方app   更新时间:2024-09-15 17:35:05

  公务员王爽(化名)是北京基层派出所的一位民警,在领导的眼里,他的表现不错,总是最早到单位,加班的时候也从不抱怨。可是,在内心深处,面对手头的一大堆工作,他心中总觉得有些烦躁,不想面对这些工作。

  “大学毕业之后,我一个人留在北京打拼,当时我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,我的一个好朋友工资1500元,但是几年过后,我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元,而他的工资已经涨到了7000多元。”小王苦笑着说。

  让他感到纠结的是,这几年即便他非常努力,生活水平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善,这让他对留在北京的意义有些怀疑。

  其实,像王爽这样的年轻基层公务员还有很多,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究竟如何呢?

  一提到一些公务员有抑郁症或者有其他心理问题,很多人第一反应或许会不相信,认为这仅仅是一种托词。不过,通过“海豚热线”接触了大量案例的施磊看来,公务员的确是高压群体,特别是年轻公务员心理焦虑比较严重。

  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张璐(化名),今年30岁出头,在别人眼中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。

  不过,她却向“海豚热线”求助。她说:“在单位要特别谨慎地处理人际关系,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。老公虽然是建筑商,经济条件不错,但是他的精力主要在工作上,对家庭的关心较少。照顾女儿的压力一下子就落到了自己身上。”

  而压垮她“最后一根稻草”的就是与女儿的矛盾,女儿的成绩原本不错,也能根据相关要求进入兴趣班学习。今年,女儿喜欢上玩iPad,有时候孩子半夜还在偷偷摸摸地听音乐。为此,她与女儿发生了几次严重的冲突。换来的结果却是孩子不愿意上学。丈夫总是埋怨她的教育方式不当,让她压力很大。

  她就试着给热线打电话,咨询师张老师在倾听她的诉说后,给出了指导意见:“在保证不激化母女之间矛盾的前提下,搞清教育小孩不是一厢情愿,而是要以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为准绳,这样才可以真正地走进孩子心里,跟她建立长久的亲子和谐关系。”

  这一建议,帮助她缓解了焦虑。根据后续反馈信息,她与女儿的关系也正在改善中,算得上是比较成功。

  “‘体制内’群体打电话的比例很高,其中公务员遇到心理焦虑非常严重。”施磊介绍咨询电话的情况。在他了解看来,很多公务员的羞耻感很强,遇到心理问题就自己憋着,不愿意倾诉。

  特别是一些男性公务员,即便工作很体面,他们依然处于焦虑和紧张中。他们在社会中扮演公务员的角色,在家扮演丈夫的角色,遇到心理问题总是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,不愿意暴露出自己的弱点。

  施磊细致地梳理咨询的案例后发现,除了刚走上岗位不久的年轻公务员,比较年轻、但在30岁左右已提升到处级的公务员也是心理焦虑高发的群体,这些人看似很强势,大部分已经成家,工作也很熟悉,在单位的地位也快“媳妇熬成婆”了。可是,他们中很多人比较“郁闷”,进入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期,升迁无望就开始迷茫,觉得工作没有挑战性,对自己的局限性太大,寻找不到人生奋斗的意义,很容易遇到心理焦虑。

  “这些心理问题,很多都是由年轻时候心理焦虑得不到释放引起的。很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年轻人,刚进入单位遇到苦闷事情的时候,总觉得应该卧薪尝胆,这是误区。”施磊说。

  他认为公务员出现的问题与心理焦虑紧密关联,“心理焦虑好比人体中的毒素,越想回避,就越回避不了。作为年轻公务员,要学会排解”。

  年轻学者张明(化名)是北京某高校的教师,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深度跟踪研究北京10名年轻基层公务员的心理状况,并对300名公务员做了问卷调查。

  “我们运用深度访谈的方式,发现10个人中有7人具有焦虑的状态。”尽管样本量不多,但却让张明吃了一惊。

  他发现基层公务员对他们工作的满意度普遍不高,他们中的多数处于一定的职业倦怠。为了验证这一结果的准确性,该课题组的成员对受访者多次进行访谈。

  “待遇不高成为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。”张明表示,“在通行的公务员工资体系中,由职务所决定的职务工资和地区津贴占65%,职级工资只占25%。公务员的基本工资由国家财政保障,全国实行统一标准,但津贴则由各地依据自己财力安排,这也导致公务员的地区收入差异过大,让很多公务员心理不平衡。”

  通过发放问卷做出详细的调查,该研究还发现,平时在工作中投入大、但实际上发展机会不多的年轻人的焦虑感最高,由此很容易引发职业倦怠感。“他们一方面羡慕在升迁上平步青云的同事,另一方面也羡慕在单位中那些不用干活儿的‘老人’,在心理上他们处于‘夹心饼干’的焦虑。”张明介绍时说。

  “只有晋升才是个人工作成就的唯一体现,而晋升的机会少之又少,且只能受到领导的认可才有晋升的机会,使得基层公务员没有成就感,长期以往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。”张明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。

  “基层公务员长期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有可能转化为职业倦怠,而长期的职业倦怠很多直接引发产生精神抑郁。”张明指出。

上一篇:内地人注册香港公司有很多优势而且还很简单!附上办理资料和注册流程!
下一篇:【心理援助专栏】武汉方舱医院心理咨询案例
关于我们
公司简介
企业文化
发展历程
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产品中心
咨询服务
审计服务
资质荣誉
联系我们
网站地图
备案号:京ICP备05032212号-1